目前最好的足彩app

闵维方:优先发展教育 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

编者按: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伟大的历史主动精神、巨大的政治勇气、强烈的责任担当,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中国基础教育取得重大突破性进展,教育面貌发生格局性变化。

《人民教育》杂志开设“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栏目,推出“伟大变革”子栏目,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为指导,从党中央出台的一系列重大教育决策部署出发,分专题系统梳理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关于教育特别是基础教育的战略考量、决策部署,党中央、国务院出台的基础教育重大政策,教育部基础教育重要政策举措,以及实践成效、重大意义、重要经验等,展示历史性成就,总结历史性经验,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提供强大思想伟力和奋进动力。今天为您分享“伟大变革”系列第一篇文章,一起来看。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新的历史起点上,与时俱进地指出:“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深化教育改革,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体现了我们党优先发展教育,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提高全民族科学文化水平,更有效地应对新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挑战,为实现新阶段新常态新格局下的经济长期可持续增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奠定人力资源基础的战略意志与决心。

一、坚持优先发展,把教育提到更高的战略地位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我国进入了“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党的优先发展教育的指导思想正是基于对教育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中的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作用的深刻认识。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需要数以亿计的人才来建设,需要以强大的高水平人才队伍来支撑。要实现国家现代化,必须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指出,国家发展靠人才,民族振兴靠人才。“人才越来越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资源,教育的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地位和作用更加突显。”在谈及建设科技强国时,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一切科技创新活动都是人做出来的。我国要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关键是要建设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创新人才队伍,激发各类人才创新活力和潜力。”“‘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归根到底靠人才、靠教育”,教育被提到了更高的战略地位。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先后提出了人才强国、科技强国、制造强国、文化强国等一系列强国建设的战略目标和任务。而无论什么强国,都需要强大的高素质人才队伍来支撑,都需要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数以千万计的高级专门人才和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我国要应对日益复杂严峻的国际经济环境带来的巨大挑战,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以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实现从“投资驱动,出口导向”的粗放的发展模式转向“创新驱动,内需拉动”的新的长期可持续的经济增长模式,就必须大力发展教育。创新驱动从根本上说就是人才驱动,科技强国必须以教育强国为基础。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指出,我国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的攻关期,应通过推动传统产业升级,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提高我国经济发展质量,使我国国民经济结构中高附加值、高技术产业不断替代低附加值、低技术产业,从而实现产业结构合理化和动态优化。产业结构升级的关键之一是人力资本质量的提升。人才的高度决定产业的高度。教育作为人力资本形成的主要途径,是产业结构升级的基础。城镇化是一个国家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我国要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必须加快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进程,而只有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才能显著提高农业劳动者的科学文化水平、生产操作能力和经济运作视野,使得他们能够更好地使用不断更新的农业科学技术发展的最新成果,如新化肥和新的农业机械等,不断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促进现代化大农业的发展,从而使得越来越多的农民从土地上解放出来,进入城镇的第二产业或第三产业,这就必须通过大力发展教育提高广大劳动者的科学文化水平。因此,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指出的,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必然要求,是我国长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先手棋。

二、加大教育投入,把优先发展落到实处

党的十八大以来,教育的战略地位日益提高,加大教育投入成为我国这一时期最重要的优先发展教育的政策体现。2012年以来,我国经济进入从粗放式发展转向高质量发展、经济增长速度从两位数的高速度增长转变为一位数的中高速增长的新发展阶段。这一时期,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的年均增长率是6.5%,而同期我国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年均增长率为7.7%,国家的教育投入增长率远远高于经济增长率,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优先发展教育的战略思想。不仅如此,国家在加大教育投入的同时,还出台一系列政策,大力引导社会资源向教育领域配置。2020年我国教育经费总投入高达53034亿元,其中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为42908亿元,比上年增长7.15%。2020年全国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阶段教育、高等教育经费总投入分别为4203亿元、24295亿元、8428亿元、13999亿元,比上年分别增长2.39%、6.55%、9.14%、3.99%。不断增长的教育投入,为教育事业的优先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促使我国这一时期各级各类教育健康快速发展。一是我国基础教育均衡发展水平不断提高。2021年全国学前教育毛入园率为88.1%,比2012年提高23.6个百分点。2020年小学学龄儿童净入学率为99.96%、初中阶段毛入学率为102.5%,已经达到高收入国家的同类指标平均水平。2021年高中阶段毛入学率为91.4%,比2012年提高6.4个百分点,超过中高收入国家同类指标的平均水平。二是我国高等教育阔步迈进普及化阶段。2021年,全国共有高等学校3012所,各种形式的高等教育在学总规模为4430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57.8%,比2012年提高27.8个百分点,高于中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三是我国劳动年龄人口受教育程度不断提升,从8.9年提高到10.9年,每10万人中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由2010年的8930人上升到2021年的15467人。教育事业的健康快速发展,为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了强大的人力资源保障。

三、优先发展教育,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多次指出,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立德树人就是要求我们回答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根本问题。教育既是造就高素质劳动者,提高我国社会生产力的根本大计,又是关乎意识形态的上层建筑,是培育年轻一代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舞台,是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阵地,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阵地。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教育在立德树人中的重要作用。他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高等教育要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这“四个服务”体现了我们党优先发展教育思想的根本性政治要求。

青少年决定着国家的未来。青年一代的成长状况和精神面貌关乎我国未来的社会面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面向未来的事业,需要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信念、有能力的青年薪火相传、砥砺奋斗。习近平总书记着眼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永续发展,高度关注青少年的教育和培养。他在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时指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他在主持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从娃娃抓起、要从学校抓起。他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要求,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党对高校的领导,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人生幸福不幸福关键在于“总开关”,这个“总开关”就是我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他在与目前最好的足彩app师生代表座谈时深情寄语高校学子要勤学、修德、明辨、笃实,为我国年轻一代的成长成才指明了方向。

要使教育承担好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更好地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有效地进行理想信念教育,更深入地弘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党和国家必须加强各级各类学校的思想政治建设和能力建设,优化素质教育育人环境,全面提高教师队伍的素质与能力。这要求各级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更加关心教育,持续加大教育投入,坚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

四、优先发展教育,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指出,“我们党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要“坚持人民至上。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人民是党执政兴国的最大底气”。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的这一“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坚持和深化。当今社会,教育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基础,教育对整个社会建设,特别是改善民生的积极作用日益凸显。教育又是深度开发人力资源,全面提高我国劳动者科学文化素质和创新能力的主要途径,通过教育和学习,人的素质、知识、能力及技能水平得到提升,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得到增强。教育能帮助弱势人群改变观念、提高知识和技能水平,是缩小知识差距、实现社会积极向上的流动,促进社会公平的有效手段,也是贫困人群增强可持续脱贫能力的关键。习近平总书记在联合国“教育第一”全球倡议行动一周年纪念活动上发表的视频贺词中指出,教育是人类传承文明和知识、培养年轻一代、创造美好生活的根本途径。努力发展全民教育、终身教育,建设学习型社会,努力让每个孩子享有受教育的机会,努力让13亿人民享有更好更公平的教育,获得发展自身、奉献社会、造福人民的能力。

教育为人民服务是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党的教育方针始终坚持的基本原则。高度重视教育对改善民生的重要作用,强调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教育为人人出彩提供支撑,这是习近平总书记“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同优先发展教育思想的结合点,是“以人民为中心”的治国理政思想在国家发展战略中的具体体现。

教育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之一。因此,我们党把教育置于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首要地位。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不断完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着力促进教育公平,努力缩小教育发展上的区域、城乡、校际差距,公共教育资源优先向农村地区、民族地区倾斜,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满意度不断提高。2012年以来,我国财政性教育投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持续保持在4%以上水平,各级各类学校的办学条件不断改善,学生资助体系也不断完善。

我们必须看到,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教育需求同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之间的矛盾依然在相当程度上存在。一方面,人民群众对优质公平教育的需求越来越大;另一方面,各级各类教育发展在公平、质量与效益方面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仍然不同程度存在。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必须始终把人民的需求和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要让教育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为此,我国教育要实现“以人民为中心”的战略任务,必须长期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着力提高教育质量和效益,促进教育公平,更好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增强国家的核心竞争力,实现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伟大目标。这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

五、优先发展教育,重在服务国家总体战略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处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关键历史阶段,进而迈向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需要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这“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各组成部分是一个有机整体。在具体实践中,五个部分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是系统与要素、局部与整体的关系,它们之间的发展存在互为兼顾、全面推进的关系。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指出,经济建设是中心,政治建设为其他要素提供制度保障,文化建设是灵魂,社会建设是前提条件,生态文明建设则是整个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教育在五大领域中都通过人才支持和知识贡献发挥了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在经济建设中,教育促进经济增长的作用日益凸显。随着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知识经济的高速发展、以信息化和智能化为标志的新一轮产业革命的蓬勃兴起,经济增长的源泉、动力和方式都发生了并且正在继续发生着多方面的深刻变革。这些变革使得教育越来越成为促进经济长期增长的更为关键的因素。近年来的大量研究显示了教育在促进经济增长、加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的战略作用。从理论探讨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角度,系统研究并揭示了在我国特定国情下,教育在推动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促进经济增长,加快全面小康社会建设方面的作用;教育通过提高劳动者素质,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快全面小康社会建设方面的作用;教育通过加快我国城镇化,推动经济增长,加快全面小康社会建设方面的作用;教育促进内需的扩大,拉动经济增长,加快全面小康社会建设方面的作用。在政治建设中,通过系统性的思想政治教育使绝大多数公民和党员群体坚定政治信仰,拥护党的领导,增强政治能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坚强政治保障。在文化建设中,作为一种文化内容和表现方式,教育既是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又是实现文化强国的主要手段。教育通过两方面在文化建设中发挥了作用:其一是教育对社会文化的作用,即对文化建设内容的影响。揭示了教育是文化的有效传承和发展繁荣的重要机制,实现着传承发展文化的重要目标,即文化的纵向传承发展功能。其二是教育对人的作用,即对文化建设主体的影响。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即基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定教育目的和理念营造校园文化来培育受教育者;受教育者通过在较短时间内掌握较多的科学文化知识而成为社会文化生活的主体,以辐射社会、响应时代号召。在社会建设中,教育有效增进了广大人民群众对社会公共利益的理解,教育通过人才的培养,渗透进社会大系统的每一根神经。从家庭教育到学校教育再到社会教育,教育或通过正式的教育教学去影响人、影响社会的发展,或通过潜移默化的作用去影响人们价值观的形成,进而影响社会发展的进程,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在生态文明建设中,教育通过增进广大人民群众对生态环境重要性的认识,有效促进了生态文明建设,有力显示了教育事业同生态文明建设事业之间的协同发展趋势,尤其是系统而又具体的生态文明教育是发挥教育生态文明建设功能、提高生态文明建设水平的重要路径。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一个特定的历史阶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历史发展中一个特殊时期的奋斗目标,奠定了未来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基础。因此,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过程中,教育所发挥的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重要战略作用具有普遍的价值和深远的意义,其昭示着在未来面向2035年和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即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下的“五位一体”的建设领域里,教育还要在更高进阶的需求上发挥更多样、更广泛、更重要的战略作用,并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作出更大的贡献。

因此,优先发展教育绝不是权宜之计。我们要按照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战略部署,长期坚持教育的优先发展,按照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决议的要求,“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促进公平和提高质量,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全面推行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教学,规范校外培训机构,积极发展职业教育,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推进教育强国建设,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作者系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原会长,目前最好的足彩app原党委书记)

文章来源 | 《人民教育》2022年第8期

原文链接:闵维方:优先发展教育 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

转载本网文章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