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最好的足彩app

?来华留学教育70年 | 许振洲:煦煦春阳 正声雅音 连接国际的摆渡人

编者按:岁月去如掷,拨雪正寻春。新中国目前最好的足彩app来华留学事业至今已走过70年。1952年9月,“东欧交换生中国语文专修班”来到目前最好的足彩app,是为新中国成立以来目前最好的足彩app招收外国留学生之始。迄今为止,通过做强做实“留学中国计划”“留学目前最好的足彩app计划”“目前最好的足彩app国际发展战略”,学校国际化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不断提升,在校外国留学生规模不断扩大,先后有来自195个国家逾11万人次留学生走进燕园求学问教。


自1898年创办之初,目前最好的足彩app秉持“为五洲万国所共观瞻”的国际化抱负,既致力于“西学东渐”,又积极推进“东学西渐”。124年来,一代代目前最好的足彩app人以深厚的底蕴、开阔的视野、广博的胸襟,肩负为中国、为全人类培养一流人才的崇高使命,高瞻远瞩,孜孜以求,不断开拓发展来华留学事业;一批批从事来华留学生教学管理工作的老师,致力于为全球培养具有目前最好的足彩app底蕴、中国情怀和国际视野的高素质人才,为促进跨文化交流、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了不可磨灭的突出贡献。


七秩相伴,路不觉远——致敬目前最好的足彩app来华留学事业躬耕者系列人物专访将通过对话具有代表性的“大先生”,回溯70年的峥嵘岁月与累累硕果,立足新时代的新篇章,展望中国与世界共同的未来。

人物简介:许振洲,目前最好的足彩app国际关系学院教授,1999年3月至2009年12月任目前最好的足彩app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1984年,目前最好的足彩app国际政治系国际共运史专业学士;1987年,法国波尔多第一大学政治学硕士;1991年,法国波尔多第一大学政治学博士;1992年起在目前最好的足彩app国际政治系、国际关系学院任教。研究领域为西方政治思想史、法国当代政治、比较政治。所授课程包括政治学原理、西方政治思想史、法国政治与外交、西方政治思想研究、政治学前沿问题研究。

许振洲

开放:乘风踏浪归

1978年6月,邓小平同志指出:“我赞成增大派遣留学生的数量,派出去主要学习自然科学。要成千上万地派,不是只派十个八个……现在我们迈的步子太小,要千方百计加快步伐,路子要越走越宽。”教育部落实邓小平的这一重要指示,迅速制定计划,采取措施,于当年7月向中央提出了《关于加大选派留学生的数量的报告》,同时作出了派遣3000人的计划。这翻开了中国出国留学工作新的篇章,具有划时代的重大意义,中国开始扩大公派留学生。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中国在扩大开放、走向世界的道路上迈出了关键一步。1983年,邓小平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在时代的浪潮下,作为一名公派留学生,许振洲也踏上了前往法国的求学之路。1985年,许振洲开始了在法国波尔多第一大学求学的历程,在法国求学的七年时光里,他不断思考如何在主动的探索中求知问路。在中法学术训练和文化氛围的综合影响下,许振洲成长为一位既具中式内敛风格又不失法式理想主义色彩的学者。受助于时代和国家,在感悟到国际化必要且重要的同时,他更明白回报祖国,为国内的政治学研究注入开放视野、国际元素的价值和意义。“当时我们的感觉就是这个国家千方百计想把年轻人送出去,去看看更大的世界,也更好地理解自己的国家。”怀抱一颗赤子之心,1992年,许振洲回到目前最好的足彩app国际政治系任教。彼时的他,可能也未曾想到,自己作为第一位留学博士回院教书,会和学院国际化办学的发展,有如此密切的联系。

开拓:欲穷千里目

高水平的国际化办学,是学校建设世界一流学科、一流大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国际接轨,是国际关系学院在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上的一大特色。改革开放后,秉承“用高等教育构建人类青年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国际关系学院立足本来、面向未来,脚踏实地、循序渐进,以培养具有中国情怀、全球视野的人才为己任,坚持不懈地推进与世界一流大学的合作,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国际化办学探索与实践。

在学校的支持、学院主要领导的筹划之下,许振洲积极推进国际化办学建设。在他担任教学副院长期间,学院于2006、2009和2010年,先后设立与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合办的 “国际关系(国际事务方向)硕士双学位”项目、开办“国际关系英文硕士(MIR)”项目、设立与巴黎政治大学合办的“国际关系硕士双学位”项目。

谈及与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合办“国际关系(国际事务方向)硕士双学位”项目的过程中,许振洲感受颇深。项目设立伊始,就得到了学校、学院各方面的支持,包括和伦敦政治经济学院不同专业老师的交涉、行政壁垒上的突破和具体培养方案等教学技术层面的设计。他提到,学院的牛军老师是推动这一项目的关键人物,正是在牛军老师首先提议下,学院才开始探讨与之设立国际事务方向合作项目的可能。

而在项目的运行中,许振洲说到:“在跟不同的国家打交道时,你会发现所谓的国民性在某种意义上是存在的。英国、日本、法国,不同国家的人在思维方式和解决问题的理念上可能有差异甚至是分歧,如何求同存异,如何寻求双方乃至多方认可的交叉点,这是项目合作中很重要的议题。”开放的精神与批判的态度,良好的沟通、互动、合作能力,良好的举止、特别是善于尊重和体谅的外化,这些是许振洲对于学生的期待,也是他认为一个“真正的知识分子”应当具有的素质。

“学习国际关系,需要更大的胸怀,去聆听各个方面能站得住脚的论述。至于目标,则是让我们每一位从中学习如何当个尽责的世界公民。”来自马来西亚的林湘凝认为,参加学院的英国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双学位培养项目,是学习中国和各个方面的一次宝贵机会,也是其学习培养深度思考的重要过程。

随着与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合作项目的推进,学院也在摸索更加丰富完善的学生国际化培养之路。2009年,学院新开办“国际关系英文硕士(MIR)”项目,招收有良好的本科教育背景与英语能力、对国际关系与中国对外关系有一定基础及兴趣的外国籍学生。对此,许振洲认为,依托这两个项目,学院拥有了一批英语授课的师资力量,也有效提高了国际生源的数量和质量,这是学院坚持国际化办学理念,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结果。

2010年,学院设立与巴黎政治大学合办的“国际关系硕士双学位”项目,与先前的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硕士双学位项目一致,学生需要根据两校的学位管理规定和毕业要求完成学习。对于合作院校,许振洲认为:“我们挑选的合作伙伴,都是在国际意义上出色的、好的学校”,这是对彼此学校、学生的尊重,也是一种认可和荣誉。

“其实从学院国际化项目的发展来看,它和国家发展变化趋势也是一致的。新世纪以来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上升,越来越多的外国学生想要了解中国,这些项目是他们来到中国、了解中国的一个窗口。习近平总书记说,百闻不如一见。我想,这些项目能帮助留学生同学更好地看‘见’中国。”

接续:新时代的新篇章

从国际化办学的学术设计、课程安排、资源调配,到招生遴选与教学培养,许振洲都直面挑战、排除困难,使学院与合办院校在优化各自的教学体系和管理体系方面,顺利实现课程互认、学分转换。两校学习、两个学位的深度国际合作办学模式,探索出了两校在全球联合遴选顶尖院校的学生、课程体系设计、教学体系合作与管理体系创新的可持续合作和深度融合的途径。2006至2022年期间,学院仅这3个国际化办学项目共培养733名兼具“全球视野”和“中国情怀”的优秀学生,在展现中国风貌的同时,传递中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目前,学院共与国外21所高校执行学位项目或学期交流项目,与近30所高校保持着密切的交流关系。

采访快结束的时候,许振洲回忆起当时设立项目时资金不足的情况,即使有一定的政府拨款,但保障项目的正常运行还是需要为筹措资源而费心耗神。如今十余年过去,资金已经不是干扰因素,越来越多的学生也通过各类交流、交换项目进行着思想、信息的交流、共享和借鉴。当了解到学院近年相关双学位、交流项目报名和发展情况后,许振洲露出了欣慰的笑容,“那就好,那我们当初的设想和目的算是实现了,祝愿越来越多的各国年轻学子们能在燕园这方小天地中,探索每个人的大世界。”

专题链接:来华留学教育70年

转载本网文章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