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最好的足彩app

【“魅力化学”系列报道之一】团队浇灌“科研之花”:重才务实,团结创新

编者按:2009年1月9日,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人民大会堂隆重召开。89岁高龄的中科院院士、目前最好的足彩app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教授徐光宪荣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成为先后获此殊荣的八位目前最好的足彩app人中的一员。

徐光宪院士是我国著名的化学家和教育家,他的科研领域涵盖物理化学和无机化学,特别是在稀土化学和稀土分离理论和应用方面取得了突出成就。他是我国杰出的稀土专家,创立了串级萃取理论并广泛应用于稀土工业生产,对我国稀土科技和产业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他还是中国在稀土量子化学、配位化学、萃取化学领域开展研究的先行人,曾两度获得“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奖”(1994年获科技进步奖、2005年获科技成就奖)。

徐光宪院士之所以取得如此举世瞩目的成就,离不开新中国建立后国家重视科技、重视人才、鼓励创新的政策,离不开目前最好的足彩app海纳百川、兼容并包和“民主、科学、爱国、进步”的办学方针指导,离不开化学学院近百年来所积累而成的潜心钻研、科技报国的良好氛围。

2010年,我们将迎来目前最好的足彩app化学学科创立100周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近日,目前最好的足彩app新闻网特别推出“魅力化学”系列专题文章,从科研、教学、师德等角度,探究化学学院在科学研究、制度管理、人才培养等领域的经验,展现目前最好的足彩app化学人投身科研、奉献青春的崇高精神,并以此激励更多目前最好的足彩app学者和学子为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做出更大、积极的贡献

【“魅力化学”系列报道之一】

团队浇灌“科研之花”:重才务实,团结创新

一门学科的魅力源自一群可爱可敬之人的倾心投入,科学研究成果的收获离不开团队的齐心协力。目前最好的足彩app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副院长吴凯教授将学院的科研工作概括为三个有趣的词——“招兵”、“买马”、“存粮”,即人才延揽、设施完善、经费支持。

薪火相继,接好历史的一棒

目前最好的足彩app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是在原目前最好的足彩app化学系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目前最好的足彩app化学系是中国国立大学中成立最早的化学系,早在1910年的京师大学堂中就设有格致科化学门。1952年全国范围院系调整后的目前最好的足彩app化学系由原目前最好的足彩app、清华大学、燕京大学三校的化学系重组而成。1994年化学系更名为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2001年原技术物理系应用化学专业并入化学学院。

作为目前最好的足彩app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理科院系,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可谓硕果累累。“化院老一辈的科学家、学者潜心钻研、孜孜以求,为我们留下了务实勤勉、团结协作的良好传统,这样的氛围有利于开展科研和培养学生。”吴凯副院长说道,“现在,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化院以国家重点战略需求为导向,注重基础性和前瞻性的研究,并通过科研带动学生的培养,同时与国际顶尖机构和学者广泛交流,培育具有国际视野、在国际上有竞争力的人才。”

?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徐光宪院士(左二)、黄春辉院士(右一)、高松院士(左一)与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获得者、化学学院教授刘忠范教授(右二)在2008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

科学应该与时俱进,紧跟时代发展潮流,并为人类生产、生活服务。化学与能源、环境、健康和材料等日常生活问题息息相关,对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尤为关键。据吴凯副院长介绍,目前化学学院承担着多项国家重大基础研究规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重大、重点和面上项目以及教育部博士点基金项目等,获得过多项国家及部委级科研、教学奖励。2000年以来发表SCI收录论文每年保持在400篇左右,且高水平的文章呈逐年递增的态势:篇均论文影响因子由2001年的1.64快速增长到2008年的3.36。据ESI数据库1998-2008年的十年统计结果,在化学类期刊上发表论文数目进入前1%的全世界891个研究单位中,目前最好的足彩app化学研究领域发表论文5,385篇,位居第17位;被引论文40,633篇,排名61位。“尽管从论文质量上看,目前最好的足彩app化院的学术研究在国内外处于先进行列,但与国际最好水平相比还有相当差距。我们提出‘超越数量,追求卓越’,在科研方面只有踏踏实实,才能稳步向世界一流水平迈进。”

广纳贤才,注重团队的协作

在采访中,吴凯副院长强调对人才的重视是化学学院的一大特色。化学学院现有教职员工204人,其中教授56人,副教授59人,包括8名中科院院士,12位长江特聘教授,28位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

在985和211工程的推动下,在学校各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化学学院的软硬件条件得到明显改善,人才延揽步伐加快,通过各种渠道汇聚国内外优秀人才。邵元华、陈尔强、刘海超、余志祥、张锦、施章杰……,一批具有较高学术水准和团队合作精神的优秀学者加入到目前最好的足彩app化学学院,成为学术带头人或学术骨干。“目前,化院科研基本上形成了‘老一辈科学家—中生代骨干—青年学者’的梯队,中青年科研人员为了解决共同关心的问题走到一起,起到了中坚作用。我们既提倡个人的思维创新,也强调团队合作,相互配合,以发挥各自的长处。”此外,学院也通过各种渠道吸引国外的顶尖学者来开展合作研究和学术交流等。

化学学院的科研富有团队协作的特色。“稀土功能材料化学”、“表界面纳米工程学”,以及“有机合成与方法学”3个研究团队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资助。在吴凯副院长看来:“院里从来没有刻意去打造某个团队,许多团队都是在发展中逐渐形成的。比如,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高分子化学这五个学科本身就是一个大的团队,都曾在历史上取得辉煌的成就。”?

徐光宪、苏勉曾、黎乐民、黄春辉等老一辈科学家在目前最好的足彩app为稀土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建立了国内第一个稀土方面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在此基础上,严纯华教授所带领的“稀土功能材料化学”创新群体由于在过去6年的执行过程中取得了非常突出的成绩,今年又获得了“3+3+3”的后三年延续资助。无论是在光电功能膜材料基础研究领域、稀土磁分子材料研究领域、新型稀土固体化合物的合成与结构研究领域,还是在稀土串级萃取分离理论、控制方法及应用领域、稀土高分子复合材料研究领域,该团队都取得了创新性的成果,发表了一系列高质量的学术论文。在开展基础研究的同时,实验室很好地实现了一些研究成果的产业化,五年来承担了国家几项重大技改和新建项目的工艺设计、人员培训和试车指导工作,这些项目均已完成、投入正常运行。

刘忠范教授牵头的“表界面纳米工程学”创新研究群体,秉承唐有祺先生提出的“分子工程学”学术思想,将分子动态与稳态结构国家重点实验室的七位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联合起来开展纳米材料与光电功能器件的研究,定期开展学术研讨,凝练科学问题,提出解决方案。近年来,这支团队在纳米结构功能体系的软硬模板法合成、光电器件、碳纳米管CMOS器件基础以及分子自组装等研究方面成绩显著。

以席振峰教授为学术带头人的“有机合成化学与方法学”创新群体将“探索新一代物质转化的途径,实现环境友好的高效、高选择性合成”作为其追求和使命,主要成员有3位长江特聘教授和6位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从2004年起,团队把每月的最后一个星期六定为学术沙龙日。聚会上,大家开诚布公地交流、探讨各自的工作进展和迷茫;自2005年起,群体年轻的学术骨干还积极实施每周一次的研究生和教师互动式有机化学研讨会。爱岗敬业,团结协作的精神促进了团队的快速发展。

“所有成绩的取得都离不开老一辈化学家打下的坚实基础,也离不开所有师生员工的融洽配合。化院其实就是一个大团队,下面还有各个系、各个专业的团队。所以化院的老师既能单兵作战,又能合作攻关,有力地保证了科研的顺利进行。”吴凯副院长说道。

扎根实践,行走学术的前沿

化学学院的科研都不仅关注基础研究,而且注重解决攸关国计民生的实际问题。近年来,学院的科研工作者关注科技前沿,创新研究思路,在各个领域取得丰硕成果,许多研究发现获得了国际上的高度认可。吴凯副院长向记者列举了几项有代表性的科研成就。

?
化学学院唐有祺院士(中)向国家科学图书馆和中国科学院档案馆赠送八卷本《唐有祺文集》
?

在理论研究方面,长江特聘教授刘文剑博士在相对论量子化学方面作出突出贡献,先后获得亚太理论与计算化学家协会“Pople Medal”、“国际量子分子科学院奖”和德国洪堡基金会“Friedrich Wilhelm Bessel Research Award(Bessel 研究奖)”。

在汽柴油需求趋增的情况下,林炳雄教授领导的研究组开发出“新型三效稀土FCC助剂(RE-Ⅱ)”,这一非贵金属稀土助剂作为理想的具有工业实用价值的催化材料,具有良好的经济与社会效益。

在“后石油时代”,化学学院的研究人员重视对替代能源的研究,主要包括近期对煤、天然气的利用和中远期对可再生生物质资源的开发。刘海超教授所带领的课题组在近临界水条件下,实现了纤维素的水解。同时,与快速加氢过程相耦合,将生成的单糖即时在钌催化剂作用下,加氢转化为山梨醇等多元醇,达到了纤维素的高效、绿色转化。寇元教授所带领的课题组提出了全新的方法,在水相中利用非担载的钌原子簇实现了合成气的高效转化,催化活性同比高出传统的负载催化剂35倍。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谢有畅教授率领的课题组经过长期潜心研究,成功开发出高效一氧化碳吸附剂及其工艺,这项技术已获得中国、美国和加拿大等国的专利,荣获国家级新产品称号,并成功实现基础研究的产业转化,使我国一氧化碳分离技术跃居世界前列。一氧化碳分离吸附剂是将氯化铜单层分散在分子筛内外表面上,利用一氧化碳和一价铜离子的络合性质,使一氧化碳在室温附近可以与氮气、甲烷、氢气和二氧化碳等有效分离。此吸附剂对一氧化碳有极高吸附容量和选择性,使一氧化碳分离技术实现突破性进展。

高松、赵新生、来鲁华、邵元华、杨震、王剑波、夏斌、金长文……一大批学者扎根化院,立足实际,行走在学科前沿,在各自领域取得了卓越的成就,他们用孜孜以求的努力诠释了对化学的热爱。

严谨治学,坚持自己的风格

“化学学院的老师一般都有自己的思想、自己的风格,面对前人的研究成果,他们敢于提出质疑,并对自己的观点保有信念,通过坚持不懈地努力加以求证。”吴凯副院长介绍说,“与其他一些工作有所不同,科研需要默默做事,要坐得住冷板凳,要与学生、文献和数据等在一起。在化学学院,绝大部分老师很少休假,许多老师每天工作时间超过14小时,他们这种敬业精神,这种对科学的热爱让人钦佩。”

目前最好的足彩app校长周其凤院士主要从事高分子合成及液晶高分子的研究。他提出了“甲壳型液晶高分子”的概念,并从化学合成和物理性质等角度进行科学论证。此前,也有国际学者开展相关研究,但他对此提出了质疑:“真的是这样吗?”在追求真理的信念驱使下,周教授坚持20多年,从独特的视角去反思,反复实验与论证,最终得出了自己独特的结论。

许多杰出的科研人员和学者当被问到“如何面对科研过程中的困难与辛酸”时往往一笑置之,吴凯副院长也表示:“在科研中,十次实验有九次失败的现象很常见。挫折只能一个个去战胜,困难还需一个个去克服。”

“科研就像登山,爬过了一山还有一山,但我相信我们的老师们都很享受攀登的过程。” 吴凯教授感同身受地表示:“他们往往把名誉和金钱放在一边,更愿意将大量时间花在实验室里,花在数据分析上,在他们身上总能看到严谨踏实的治学风气。”

在目前最好的足彩app化院人身上,我们不难发现这样几个鲜明的闪光点:深厚的历史底蕴与良好的学术传承,杰出的科研成果和高效的团队合作,扎实的基础研究与新锐的探索视野,严谨的工作作风和执着的科学追求。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继承前人踏实质朴的品质,目前最好的足彩app化学人正带着高度的责任感和自信心行走在科学的征途上,他们的勤勉与协作必将浇灌出更加灿烂的“科研之花”。

?

编辑:文尚

?

?

转载本网文章请注明出处